电话: 029-81621385
手机: 15339218818
传真: 029-81621385
邮箱: xadgy@163.com
网址: http://www.xadgy.com
地址: 西安市莲湖区兴中路1号大观园
今起,正式迈入“三伏天”,“蒸烤”模式开启。今年伏天又是40天,7月16日至7月25日为初伏,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,8月15日至8月24日为末伏。农谚说“小暑不算热,大暑三伏天”,提醒大家,值此时节,防暑降温工作要做好。
这几天,
西安虽然淅淅沥沥下了
好几场大雨,
但雨后温度一点没降,
感觉外面的世界就是
“千里清蒸、万里红烧”
俗言道:
寒有三九,热有三伏。
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来了!
我国多地将开启
“桑拿模式”和“蒸烤模式”
民间谚语:热在三伏,冷在三九。“伏”即是“暑气潜伏于地 ”之意,标志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。伏,分为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 叫做三伏。
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。“三伏天”的“伏”就是指“伏邪”。即所谓的“六邪”(指“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”)中的暑邪。
三伏天,暑热之气横行。能出去见面的都是生死之交,能出去工作的都是亡命之徒,能出去约会的都是心中真爱。
宅在家是在烘焙,待在屋里是清蒸,躺在床上是红烧,铺张席子变铁板烧,出去一趟是烧烤,走路那是麻辣烫,游个泳那是水煮。
调侃完了,我们来说养生。
高温天气里,养生尤为重要。
大观园彩印市场办小美劝告:“三伏过不好!是要留病根的!”“三伏开始!不论男女都要热养生!”
“三伏天的暑邪为什么这么强悍,过不好三伏为什么会落下病根?”
其实很多“病根儿”都是三伏天落下的:
俗话说,“进入小暑,上蒸下煮!”,外加上入伏后,高温、高热、高湿的 “桑拿天”将会频繁出现,热浪袭人,酷暑难耐,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,比如中暑、心血管疾病、心衰等。
三伏天本身很炎热,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,消耗大,很容易出现疲劳、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。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,吃的不对,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,引起疾病。
要一心防寒!防寒!防寒!!!
伏天开始: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,血管处于扩张状态,腠理开泄,一旦着凉,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。
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,爱吹空调,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。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,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。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,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。
你没听过“冬病夏治”?或者“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吗?”就是因为伏天开始你可能因为以下这些事情而导致寒气入体:
1、受凉,如洗冷水澡、趟凉水、吹空调等;
2、从饮食中来,主要是进食冰凉的食物,如冷饮、冰镇水果等。
有这样一个病例,一位30多岁的女性,夏季一天要吃5根冰棍,每天都要吹空调和风扇,两年以后,她得了硬皮病,全身皮肤变硬变黑,并出现内脏损害,这就是寒邪由表入里的严重后果。
还记得当年张无忌中了“玄冥神掌”后天天一犯病就冻成狗,身体里都是“寒邪”,最后要靠“九阳神功”才能逼出寒气!可见,万一寒气入体有多么可怕。
从入伏到出伏的这段时间,是一年里最宝贵的「出汗季」,此时人体毛孔大开,通过排汗来清除体内寒气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,阳虚体寒的人尤其不要错过。
伏天,该出汗时就出汗
三伏时节又湿又热,动不动就一身大汗,黏黏的汗水不仅有异味还会弄脏衣服。于是人们想法设法不出汗、少出汗、在空调房里流连忘返。
其实这样做不仅违背了人体的生理规律,造成身体毒素无法顺利排出,免疫力下降,且夏天出汗少,关节炎、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反而会成倍增加……清凉一时爽,汗少损失大!
古人特别讲究顺应自然、天人相合的养生原则,也鼓励三伏天多出汗。《传家宝》里记载:「夏三伏极热时,汗要多出,则周身所染风寒湿气,由汗而出,可保一年无病。」
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方式,虽然不必挥汗如雨,但身体在最热的时节适当多出汗有利于身体健康。出汗能够调动全身器官,改善循环,有助于排出体内的风寒湿气,让身体更清爽健康。
如果寒湿在体内积累,可能引起这些问题:
吃凉腹泻,风湿关节炎,浑身酸痛乏力,经常性落枕,痛经,月经量少色暗,头痛,容易感冒,消化不良,喝水都长肉,湿疹,皮肤过敏,皮疹……甚至心情不好,脸色灰黯,长斑等等都和寒湿有关。
现代人出汗太被动了,出了也白搭
上下班等公交时,太阳晒着热风吹着,一身黏糊糊的;考题做不出来,烦躁焦虑,急得头皮冒汗;桑拿房里闷着不一会儿就汗如雨下……类似这样的因外在环境或身心因素造成的被动出汗,几乎占了我们日常出汗的大多数场景。
被动出汗在中医里,也叫做「静汗」,静止不动也出汗。这样的汗对身体而言只是浅层的自动调整,并没有太大的排病养生作用,而且一些异常的汗证,比如自汗、盗汗反而要引起注意。
我们提倡的出汗,叫「动汗」,就是运动、劳作、艾灸,或者吃一些辛温食物让身体主动出的汗水。这种出汗相对于「静汗」,能帮助身体气血运行,把体内更深层次的寒湿排出去。
这一点我们生活中都能体会到,天热出汗,感觉全身黏糊糊的很不舒服,人也容易没精神;如果稍微运动后出汗,会感觉神清气爽,这就是寒湿排出后,身体变通透了,气血运行更顺畅,人自然会倍感舒爽。
我有位程序员朋友,吃东西很不讲究,口味特别重,辛辣油腻样样沾,饮食习惯一团糟。但他就有一个好,每天习惯走路遛弯,出一身汗,结果每年体检各项指标都很正常。尽管大鱼大肉没少吃,可血压血脂血糖一点都不高。所以,多出出动汗其实对身体健康是有帮助的。
教你出一身「三伏养生汗」
如果你体质偏寒,夏天出出「动汗」,就可以大大减少秋冬生病的几率。除了运动劳作以外,我们不妨可以为自己和家人安排一些主动出汗的养生项目:
小儿升阳助成长:晨起捏脊
早上起来,在常温环境给孩子捏捏脊,孩子会微微出汗,帮助孩子提升阳气,排出寒湿,增强体质。
1、小儿俯卧,捏脊者两手半握拳,两食指低于脊背上,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,合力夹住肌肉提起,而后食指向前,拇指向后退,作翻转动作,两手同时向前移动,自长强穴起,一直捏到大椎穴,如此反复5次。
2、为增强刺激,可从第二遍起,每捏三次向上提一次,即「三捏一提」。
3、最后用两拇指在脾、胃、肾俞处揉之,以增强功效。
女人养阳不易老:暖宫调经
脾胃寒、宫寒的女生,通常也会有气血虚的困扰,而气血不足是女性早衰最重要的因素,一定要注意调养。早上可以用生姜、红枣煮水喝,温阳驱寒,尽量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。出汗后要避风直吹。有上火热症时不要喝。
如果姜枣茶脾胃受不了,或者觉得煮饮不便,推荐服用怀姜膏,让生姜温阳驱寒的能量更好地被身体吸收利用。
实在躲不开空调,这样保护自己
空调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,避无可避时也不必刻意抗拒,但是要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让身体更舒服。
穿:守住第一道防线
空调制造的是阴寒之气,一定要注意防护。
不能近距离直接吹,尤其关键部位尽量避免受寒,如脚踝、膝盖、腰腹、肩颈。
最好不要光脚,脚部经络丰富,且阳气难于到达。
怕冷的姑娘随身携带一条薄薄的披肩,保护好自己。如果关节受凉不适,就用红花油搓热痛处。
吃:从内暖到外
除了空调,冰箱也是炎夏的「大杀器」,外凉内寒双管齐下。所以管好嘴巴很重要。
要多吃些暖胃、温软、散寒的食物。最简单的是红糖姜汤,姜切末,闷入开水中3~5分钟,加红糖饮用。
酸辣辛香的东南亚菜,最适合三伏天了。带有特殊香气辛辣的调料,让人胃口大开,还能开窍、除湿、发汗。泰国的冬阴功汤、新加坡的肉骨茶、云南的酸汤,受寒、感冒后喝上一碗,微微地出汗,身体就舒服多了。
不喜欢特殊味道的人,吃最简单的热汤面就好。尤其是新收的小麦磨粉,营养丰富,气足力强,更能发汗。喜欢清淡的口味,还有经典的红豆薏米水、老鸭冬瓜汤。
虽说热在三伏,入伏后更不要总躲在空调房里,最好每天清晨或上午在室外阴凉处做些运动,有至少30分钟的出汗时间。散步、慢跑、快步走、跳舞都很好。
出汗后,注意不要踩雷
哪怕一身臭汗,也要注意不要踩到这些「雷区」。
忌 湿衣服长时间裹身上
忌 马上洗澡
忌 后脑、双肩、后腰吹风
忌 用低于体温的水洗澡
忌 穿堂风、空调房
出汗就任其出透,可用干毛巾擦干汗水,稍作歇息,待呼吸平静再进入阴凉处。
夏季出汗后如果忽然受凉(凉水、凉风)容易让寒气进入体内,这会令皮肤容易生痤疮。出汗后尤其不要突然进入阴冷的深堂大厦或空调房间,这样容易中阴暑,体内热气为阴寒所遏,不能发散于外,导致发烧、心烦。
三伏天养生食疗记住【“三”字法则】
“三”与肉:入伏吃三肉
“头伏羊肉,二伏鸡,三伏要吃金猪蹄。”
“三”与瓜:入伏吃三瓜
最热的三伏天来了,一定要吃三瓜!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,可以帮助排除毒素,非常适合三伏天降温防暑:
“三”与饭:入伏三主食
“头伏饺子,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。”
“伏天神汤!喝此神汤过三伏,包你一年病无忧!”
三伏神汤——“三豆汤”
三豆汤中,绿豆、赤小豆起清热解暑、利湿的功效,黑豆则健脾补肾。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,黑豆的加入,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。
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、健脾利湿!
最重要:三豆汤能祛痘除痱子治多种小儿病!(有小孩的一定要记住三豆汤)
多吃“苦”的东西!
在炎热的伏天可适当的食用苦味食物,具有抗菌消炎、解热去暑、提神除烦、健胃等功用:
写到这里......小美想买杯冰咖啡,忍住了!想吃根冰棍儿,忍住了!!!
只是默默地给大观园市场的商户们发了一条信息:“多喝水!!!入伏天我想喝碗凉凉的大麦粥,有没有请我们喝的啊!”
入伏了!真正炎热的开始,大家做好准备!切勿贪凉。
三伏天,多赚钱,多喝水,多吃肉,有强健的体魄,才会有更多的money.
大观园市场办(图/文 孙丰)